今年於台北舉辦的 Gen AI @ Work Taipei 活動中,Google 以結合 Gemini AI 技術的 Workspace 服務,展示新形態的工作流程,以及下一代的辦公模式發展藍圖,強調透過「無縫 AI」與「共創」重新定義協作體驗。
Google Workspace 台灣銷售總監 Murray Chiang 指出,2024 年內就有超過 100 萬人透過 Workspace 服務使用 Gemini AI 應用功能,而 Gemini AI 功能目前也在全球地區於每個月內協助超過 20 億人提升工作效率。
Google 也於活動現場設置「Prompt 挑戰」、「Gemini 技術拍照體驗區」和「NotebookLM Studio」等互動體驗攤位,展示 Gemini 如何快速判斷使用者實際需求,並且迅速做出合適回應,同時也能藉由 AI 創造不同藝術風格的影像,甚至快速生成內容分析文件與對談內容,讓使用者能以全新方式閱讀冗長報告,或是更快理解更多知識。

▲現場透過多項體驗呈現 Gemini 所能帶來的便利性,讓使用者運用 AI 技術提升工作效率/Photo Credit: TNL Brand Studio
AI 在短時間改變諸多產業
Google Workspace 亞太區負責人 Haydn Sallmann 指出,AI 在僅僅不到 2 個月時間變改變諸多產業,相較汽車花費 62 年、傳統有線電話花費 38 年,而電腦也足足花了 14 年才改變人類生活,這足以彰顯 AI 所帶動的影響比想像更大,而 Google 的目標則是讓 AI 能幫助所有人改變生活,同時也預期生成式 AI 將加速諸多產業成長,各企業中有高達 70% 的工作人員期望藉由 AI 提升自身競爭能力。
目前 AI 發展已經從自動化進展到強化導向,開始在機會與風險之間取得平衡,並且將進一步重新定義人與 AI 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創造未來全新工作模式與文化型態。

▲Google Workspace 亞太區負責人 Haydn Sallmann 指出,AI 在短時間內改變許多事情,其中包含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與個人競爭力/Photo Credit: TNL Brand Studio
Google 當前的 AI 技術發展,是以雲端、敏捷為基礎,並且結合開放、整合使用特性,同時聚焦核心需求、簡化使用難度,實現即時共創,透過 AI 創造更多智慧應用體驗,打破 AI 應用過往給人昂貴、混亂且具風險的印象。
Google Workspace 更是從 2015 年就開始在服務導入 AI,例如增加建議操作提示、圖表建議功能,甚至讓 Gmail 可自動偵測與阻擋病毒等。而到 2023 年下旬則開始導入 Gemini 的 AI 技術,讓更多使用者能藉由生成式 AI 加快工作效率,並且吸引全球超過 1,100 萬個品牌企業導入使用。
AI 不僅提高效率,更打破技能與語言高牆
Google Workspace 大中華區客戶工程專家 Samuel Feng 說明,Google Workspace 藉由 Gmail、Google Meet、Google Drive 等服務打破零散內容壁壘,並且透過 Gemini 對外探索資訊、創造內容,另外也能藉由 NotebookLM 對內分析各類知識內容。

▲Google Workspace 大中華區客戶工程專家 Samuel Feng 說明,Google Workspace 藉由 Gmail、Google Meet、Google Drive 等服務打破零散內容壁壘,並且透過 Gemini 對外探索資訊、創造內容,另外也能藉由 NotebookLM 對內分析各類知識內容/Photo Credit: TNL Brand Studio
從今年 Google 服務更新方向顯示,AI 將從過往的「工具」變成「智慧協作者」,並且打破技能與語言高牆,將原本複雜任務簡化,讓每個人都能更容易跨越限制,發揮其獨有創意,進而加速內容生成與再創發展。
提升工作效率與協作
在郵件管理方面,Gmail 的「收件匣清理」功能讓使用者能一次性封存或刪除符合特定條件的郵件,大幅簡化了收件匣的整理工作。在協作方面,Google Chat 的對話式協作功能能夠即時生成對話摘要與待辦清單,讓團隊溝通更具效率。
而在會議應用上,Google Meet 的 Gemini 側邊面板則扮演了關鍵角色。它能同步摘要會議重點與執行項目,特別是對於遲到或需同時處理多項工作的與會者,能協助他們快速掌握討論進度,確保資訊不遺漏。
優化文件與數據處理
Google Docs 的「幫我潤飾」功能提供智慧化的寫作、內容與結構修改建議,讓使用者能更輕鬆地產出高品質的文件。對於數據分析,Google Sheets 的「幫我分析」和即將推出的 AI 函式功能,則能主動挖掘資料洞察,並自動生成互動圖表,大幅降低了數據處理的技術門檻。
此外,全新的 Workspace Flows 則能讓 AI 自動化地整合不同 App 與第三方工具的工作流程,進一步提升整體工作效率。這項功能適用於辦公室與第一線現場等多種情境,讓工作流程更加順暢。
打破語言與技能壁壘
AI 的應用也延伸到知識管理與內容理解。Google Drive 新增的「資料夾級別提問」功能,能將整個資料夾的內容作為知識庫,執行跨文件摘要與比較,讓使用者無須耗時查找資料。PDF 檔案摘要功能更支援繁體中文回覆內容,有效縮短閱讀外文資料的時間。
Google Meet 的即時語音翻譯功能,則試圖解決跨語言溝通的障礙,它甚至能以貼近講者原始語調的方式執行翻譯任務,打破跨國會議的藩籬。
加速內容生成與再創造
在內容生成方面,AI 的應用也展現了強大的潛力。Google Slides 可利用 Imagen 4 生成精緻圖像,而 Google Vids 則能直接生成影片,甚至將簡報轉為影片,並加入 AI 虛擬人像,顯著降低了大規模內容製作的時間與成本。
AI 賦能而非取代
Google 強調,AI 技術的發展並非為了取代人力,而是要賦予使用者更強大的能力。透過 AI 協助,原本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彙整洞察資料的工作,可以在更短時間內完成。同時,它也讓不熟悉外語的使用者能快速理解資訊、並依需求快速生成圖像與影音內容,使得過往需要多人協作才能完成的工作,如今僅需單一或更少的人力即可達成。
在實際應用示範中,Google Workspace 客戶工程團隊澳紐、大中華、韓國與東南亞區負責人 Alpha Zhang,則以公司經理人必須製作一份準備向全球高階主管匯報的西非可可豆採購報告為例,示範如何以 Google Workspace 中的 Gemini 功能,在短時間內完成鉅細靡遺且具生動圖表、影音元素,甚至能以外語呈現的詳細報告。

▲Google Workspace 客戶工程團隊澳紐、大中華、韓國與東南亞區負責人 Alpha Zhang 說明如何以 Gemini 的 AI 技術在短時間內完成一分鉅細靡遺的報告,並且能以既有素材快速製作一個能以外語陳述的介紹影片/Photo Credit: TNL Brand Studio
其中便藉由 Gemini 的 Deep Research 代理功能彙整台灣市場永續可可豆採購趨勢分析,並且評估西非可可豆採購影響,進而產生完整研究報告,此外也能透過 Gemini 的多模態運算能力生成相關圖片、圖表,以及音樂、影片等內容,讓報告豐富度及可視化程度大幅提升,甚至轉換成方便讓全球主管更容易理解的外語內容。
即使臨危受命的使用者不熟悉如何製作圖文內容或影片剪輯,在 Gemini 的協助之下,也能透過 Google Workspace 快速完成被指派工作,並且有足夠時間好好休息。
AI 時代的安全是企業永續基礎
在下午議程中,Google 強調 AI 時代的安全是企業永續基礎,且涵蓋許多層面。
其中,在帳號與資料安全方面,企業可透過 Cloud Identity 執行驗證與合規性控管,並且搭配 DLP(資料外洩防護)與標籤機制確保敏感資訊不外洩。而在端點與存取管理部分,則能藉由 Chromebook 雲端原生優勢,搭配 Chrome Enterprise Premium 零信任解決方案提供情境感知存取,能依據風險調整使用者權限,避免企業資料外洩。
另外,Google 更標榜能以 SecOps 安全操作平台集中整合服務日誌,並且透過 AI 偵測服務中異常存取行為與潛在威脅,更透過 Google Cloud 的 Model Armor 服務確保 AI 模型輸入與輸出的安全性,降低模型被竄改或濫用的風險,進而實現以 AI 驅動資安防禦目的。
至於針對跨境資料與隱私保護,則是透過 CSE(客戶端加密)與單一身分平台,確保企業在全球運營過程中仍能符合法規,藉此維護客戶隱私。
最後,為因應眼下 AI 浪潮的快速發展與應用推進,企業應成立 AI 部門,培養組織中 AI 應用與發展的意見領袖或推動者,並且重視資安培訓與變革管理,在強韌安全架構下實現數位轉型。

▲Google 強調 AI 時代的安全是企業永續基礎,且涵蓋許多層面/Photo Credit: TNL Brand Studio